“黄奇帆警告公司家:这领域成千上万别碰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近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在阿布瑞论坛理事张家港行( 8.230、0.13、1.60 ) )以及第四届港口城镇伙伴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再次谈到了赴杠杆的问题。 黄奇帆指出,在三大部分债务杠杆中,公司债务杠杆问题最为突出。 他认为公司去杠杆化是要提高股权融资的比例。 处理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狠抓三个,逐一补充,其次,不要做产能过剩的生意。
黄奇帆提醒公司的房子瞄准巢下,杨有蛋。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领域10%~20%的过剩很正常,这10几个百分点、20%正好是优胜劣汰、原动力,也催生了一点劣势公司、劣势产品的淘汰。 但是,如果这个领域有30%以上的过剩,例如40%、50%的生产能力过剩,就会出现所有领域的损失。
以下是演讲的精编:
在党的十九大和去年的经济实务会议上,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提出了重要的任务。 走富国之路、强国之路,既要抓好杠杆、风险防范工作,又要把它作为今年的三大重点任务,包括扶贫、环境保护,首要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杠杆、风险防范。
需要着力处理的是非金融公司的债务
对我国来说,杠杆作用除了指实体经济的各类公司去除生产能力、清除库存、杠杆作用和各类金融机构去杠杆作用、防范风险外,还有整体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
目前,我国宏观杠杆率较高,据去年统计,包括政府债务在内,居民债务和非金融公司债务合计约为gdp的250%,居世界高位。
在这三大部分债务杠杆中,问题是公司的债务杠杆作用。 政府的债务大多是大家说的,包括中国政府去年年末的地方和中央政府在内的总债务为37万亿元左右,gdp约为80万亿元,约占47%。
目前美国政府的债务为21万亿美元,美国gdp总量为20万亿美元,政府债务为gdp的105%。 美国政府债务中有一些情况值得观察。 谈论美国政府债务的只有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美国50个州的债务不包括在21万亿美元之内。 不包括例如加州和底特律等低一级的政府债务。
我们中国政府的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在内,全部不超过gdp的50%。 所以,总体来说,我们的政府债务不是最危险的事,如果对今后的增加部分包括地方政府的潜在债务都能做好防控、调控,这就不是最大的问题。
居民债务包括老百姓( 70.010、-3.26、-4.45% ) )买房贷款,这几年增长比较快,目前共计47%左右。 今后,不像过去3、5年那样高速增长,压低这一增长势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居民部门的负债率保持在gdp的50%以内,我认为是比较安全合理的。
因此,中国经济真正成问题,必须加大力度的是非金融公司的债务,这笔债务占gdp的160%左右,这个量非常大。 我们的gdp是80多万亿元,公司债务是130多万亿元,这160%加上政府的、居民的债务率,总的来说是250%多,宏观杠杆率在世界上很高。
如果我们能降低一部分公司的债务率,比如说降低50个百分点,中国的宏观利率就能降低到200%以内,会好得多。 所以,宏观经济走向去杠杆化要害,是对公司的债务。
同样,与美国相比,美国企业债务占美国gdp的比例不到70%,而我们必须比美国企业债务的比重高出两倍。 从这个概念来说,问题的焦点和要害在哪里一目了然。
公司去杠杆化需要提高股权融资的比例
那么,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另一方面,在微观和结构上,我们要按照党中央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狠下心来,帮助各类工商公司消除过剩的产能、消除库存、去杠杆、增加利润、降低价值成本,有效地降低具体公司的债务。
另一方面,公司治理越来越需要从财务上审查和要求公司房子,做好各公司的现金流管理,资金链不能断裂;
加强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管理,并不总是背负80%、90%的债务。 为了扩张,为了收购合并,甚至背负8000亿元、9000亿元的债务,再加上千亿元、千亿元的杠杆化,在世界各地疯狂收购合并,最后切断资金链,这样的高杠杆化冒险不受严格的约束和限制
金融机构不仅要管制这种杠杆作用,公司家、董事会自身也要从容不迫,必须在这方面有充分的意识,管理现金流,管理资产负债率,管理自己的损失和利润。
另一方面,不要做千工万业的生意,不要做生产能力过剩的生意。 一家公司不应该有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自己聪明能干,竞争力强。 过多的后果都是别人承担的。 我的公司在过剩的行业也一样能跑马圈地,占大头,获得好的利益。 这都是过分自信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领域10%~20%的过剩很正常,这10几个百分点、20%正好是优胜劣汰、原动力,也催生了一点劣势公司、劣势产品的淘汰。 但是,如果这个领域有30%以上的过剩,例如40%、50%的生产能力过剩,就会出现所有领域的损失。
窝下,杨有蛋。 对公司家来说,千方百计不要在产能过剩的领域增资扩大生产。 总之,在财务指标上,在快速发展的前景中,要控制自己的业务方向、业务范围,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这是个微观的故事,就是在具体产业领域的结构中公司进行杠杆化防范风险的问题。
从宏观上说,我们部门的高杠杆化有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跑了27年,但现在还处于不健康、不健全、不理想的状态。
在去年7月金融实务会议的演讲中,非常深刻地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的短板,金融市场在银行理财业务、银行以外的金融公司资金管理业务等方面发展过快,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不足,目前仍是短板、瓶颈。
由于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短板、瓶颈,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融资比例出现了问题。 例如,去年全社会新增的融资中债权融资占90%,但股权融资不到10%。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公司的银行贷款是债务,信托融资也是债权,各小额贷款更是高利贷式的债权,无论是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券,还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中票,都是债务。
总的中国新增融资的90%以上有债权,只有不到10%的股权。 如果这样的市场融资结构长期存在,我们国民经济的高杠杆化、非金融公司的杠杆化就会越来越高。
如果目前非金融公司的负债率为70%,而这些公司每年新增的融资量总是90%的债务、10%的股权,那么可以类推,这些公司几年后的资产负债率不是70%,而是80%到90%。
这话的意思是,我国国民经济融资结构在体制机制上缺乏股权融资,紧紧抓住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例,是国民经济杠杆化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共有十六章六十项,其中第四章提到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改革时,特别讲了一句话。 也就是处理中国工商公司股东资本市场化的补充机制,这句话深刻指出了处理国民经济高杠杆率,特别是公司高杠杆率的关键。
这是我们的心病,要害、瓶颈,必须加大力度应对。
处理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工商公司自身的利润积累、向资本转轨、微观结构处理一点问题,还必须从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融资的全人力机制处理问题。
总体来说,如果每年全社会新增融资中股东权益融资占50%以上,债务融资、股东权益融资各占50%的格局,公司融资的高杠杆化问题就有可能出现根本的好转。
退市制度完善了
登记制顺理成章地登场
从2009年到2009年的最近七八年,美国全社会每年的融资中,公司融资的70%来自股权融资,30%来自债权融资,而我们正好相反。 所以,在这一部分,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快速发展健全的资本市场,不仅包括a股,还包括场外、场内的多层资本市场,也就是股东资本融资的市场。
这个市场的龙头是什么? 当然在a股这个主板市场上,包括私募基金、otc在内的各类股票投资,投资目标最终会上市。 所以,如果主板市场不健全,其他多层异地市场也不会快速顺利发展。 无论如何,提高股权融资比例的关键是资本市场必须健康快速发展。
大家看看我国的资本市场,不管是20年来,还是这几年来,都会看到非常头痛的问题。 也就是说,很多拟上市的公司压在那里,曾经有6,700家公司排队上市,形成堰塞湖。
ipo启动,发行3个月或半年,发行量变大,资金被吸走过多,股价指数就会下降,跌了之后就受不了了,停。 停了半年,一年,又开始了。 这十几年,已经停了七次头发整理,打开开关关了。
仔细想想,并不是不想让ipo正常运转。 谁也不希望吧。 希望能正常发行。 但是,一次发行后,不久股市下跌20%至30%,无论股东还是企业,所有社会全方位又受到发行的压力,必须迫使证监会停止发行。
这样反复出现的现象,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也不是管理者能力强或弱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人制机制的问题,我们的股市发行缺少两种基本制度,一种是注册制,一种是退市制度。
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除此之外还包括投资者保护制度、新闻公开制度、各种违规事件的严厉惩戒制度等多种制度。 所有制度中,既有树根、干性的,也有树叶性的,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是基础性的制度。 这两种制度中,注册制是方向性的,退市制度是前提。
对于美国上市公司,一年只有8 %~10 %退市,中国只有0.几%、1%退市,甚至有些年几乎没有退市。 自1990年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所有退市的股票数量只有100多个,2009年以后一年都没有退市。
尽管证券法有退市的要求,但实际操作没有真正的东西,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法规、操作程序。 总之,市场化退市不存在,市场化上市也无法推进。
只有进、吃、拉,人活不下去,退市制度没有建立好,公司上市也不能正常制度化。 目前,注册制出现的最大障碍是退市制度还不完善。 什么时候退市制度完善了,注册制度就会顺利登场。
成熟的资本市场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是每年上市的公司和退市的公司大致相同;二是每年退市的公司中,自主退市和被动退市公司大致相同。
在华尔街上市的股票,20世纪80年代有3000多家,美国每年有2300家,10年有2300家,20年有3000家,这样下去的话,不是会变成1万家吗? 不,现在还是3000个。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进退大致相同。
有些年份退出市场的数量比上市的数量多,几年后累计,退出市场的数量和上市的数量差不多。 例如,2009年有200多家公司退市,100多家上市,退市很多,但从过去10多年来看,上市和退市差不多。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会想象每年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垃圾、利润不好、经过长时间考验而无法达到指标的会退出市场。 然后,优秀的新公司相继上市。 这些新公司中,虽然现在还没有盈利,但大多是前景广阔、日夜做大的独角兽公司。
这样的股市每年都在进行结构调整,情况越好,股市的市值也越大。 国民经济最有效的利润集中在上市的公司,股市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从这个意义上说,优胜劣汰、有无进军、有无呼吸是股市健康快速发展的生命基础。 只重视上市方面如何尽快恢复健康的较为有效的快速发展措施,不在退市方面下功夫、啃硬骨头,市场就不会健康快速发展。
退市怎么退市
刚才重点阐述了退市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那么各位,退市怎么退市?
综上所述,成熟的市场既有强制退市,也有自主退市的现象。 退市公司总数中,被迫自主退市和强制退市的数量基本相同。
经常出现的场景是,自主退市比强制退市的数量多,对于申请自主退市的,也通过注册制进行管理。 如果合法的没有猫和杓子的话,退市的便利性比较有效,堂堂正正退市,很干净。
在强制退市方面,三种情况必须无条件强制退市。
第一个是在发售中伪造的。 在新股ipo上市过程中造假的,上市后被发现的,采取零容忍措施,无条件退市。 这谁都不同情,一票否决。 相关证券企业、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也受到束缚,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你上市了。 每年都有年报,有报道披露。 公开时有虚假、欺骗的,最后调查报道公开的虚假问题。 涉及刑事犯罪性质的重要当事人,如董事长、总经理等,均由法律处理。 如果该案件的报道披露案件的过错性质达到刑事案件的等级,该公司必须强制退市。
第三,公司自身连续几年经济指标达到退市标准,依法强制退市。
这三种强制退市,无条件执行,任何公司碰到都会退市。 长期以来,形成惯例,形成习性,不吵架也不稳定。 关键是执法力量、制度规定的确定。
另一方面,自主退市的一环怎么样? 当然非常重要,是降低退市价格、维持退市制度常态化的重要手段。
在这方面,也有三种。
一是董事会根据公司的特殊情况,例如从这个市场到另一个市场上市,只要不违法,申请后就应该退出。
二是,今后几年经营迅速发展,可能意识到该领域的趋势、公司的状况已经不能满足上市要求。 与其被强制退市,不如主动退市,重新绷弦,另起炉灶。
另一个自主退市是自己的公司退市。 有人收购,借壳上市也是自主退市之一。 也就是说,原垃圾公司退市,退市了。 高质量、未上市的公司借壳后上市,也是原公司的自主退市。
总之,自主退市有各种类型,强制退市也有各种类型。 如果将这些类型公司的退市过程法治化、市场化、公开化、制度化,并非常严格地推进,每年将有2300家公司正常退市,2300家公司也将正常上市。
产生了资本市场优胜劣势的基础,形成了注册制和退市制度的法治。 再加上新闻发布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的制度、对投资者的保护制度、上市公司上市和退市的审查不是证监会审查,而是交易所作为市场的管理机构审查,一系列制度一致,整个资本市场法规体系中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性质的制度也很完善。
总之,资本市场法治最重要的制度是注册制的法制和退市制度的法制,以及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法规、违反和打击违法行为的法规、新闻公开的法规、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退市的审查监管规则,资本市场将健康快速发展。
我很高兴地看到,近两年来,证监会和国家相关部门应中央要求,就注册制相关投资者保护制度、上市公司正常化常态化上市制度、新闻发布制度以及交易所如何加强交易监管做出了不懈努力。
在上市公司评审中,最近邀请了证券交易所的管理者们参加证监会的评审和评审。 这为今后最终实施注册制,证券交易所无缝对接上市公司注册上市的业务考核管理工作,顺利过渡创造了条件。 可以说证监会在最近两年为注册制的最终上市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
特别是在退市制度方面,据观察,最近几个月证监会还就退市制度的管理出台了一些基础性的规章文件。 所以,我相信再过两三年,中国一系列重要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和管理措施将系统化,注册制和退市制度也将同时生效。
据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十年,我国股权融资比例将大幅上升,国民经济证券化率将从目前的50%左右上升到100%左右,公司债务杠杆率将大幅下降,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也将大幅下降,建立我国公司股东资本市场化的补充机制
作者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 本文是作者在亚布力论坛理事张家港行及第四届港城伙伴峰会上的主题演讲)
免责声明:风暴分类目录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