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金融扩大开放吹响“集结号””
在举办的全国两会上,金融业扩大开放的话题屡屡出现,特别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机构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等表现备受瞩目。
在中国经济转为优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快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以及在扩大金融开放时,不飞黑鸟、不飞灰犀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框架,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金融业扩大开放当时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逐步推进、探索前进的过程。 在此期间,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波和国际金融危机,金融业的开放步伐总体上比制造业等行业放慢。
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在国内开展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不少,但整体规模不大。 全国政协委员、申银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中国外资银行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其业务总量只占上海本地的1成左右,从全国来看,这一比例更低。
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体系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初步成型,金融机构的规模也走在世界前列。 据统计,截至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已在6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约1400个海外分支机构,银领域总资产达到37万亿美元。
数字背后有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内在诉求。 杨成长委员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更加开放、强大的金融体系,而国内金融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为我国金融加速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介绍,3年后,外资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企业投资比例不再限制5年后,外资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企业的投资比例也不再限制,银领域将实施内外一致的银领域股权投资比例规则,这是我国金融领域对境外投资者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更有力开放的基础条件。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进入新阶段后,金融业对外开放在市场准入方面大胆,开放程度更高。
金融开放必须稳定
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理财企业等外资股权比例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和水平,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优质快速发展,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理事长葛华勇表示,除允许海外机构在中国开展金融业务外,扩大开放意味着从单向输入向双向交流的转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走出去,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
我国金融支付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多元化、多层化、开放的市场结构。 中国银联将继续走国际化和创新快速发展的道路,通过参与支付基础设施建设、银联技术标准合作等方法,与产业各方共同构筑支付产业开放的新格局。 华勇委员说。
以银行领域、证券业、保险业为首的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扩大是不可缺少的,但备受瞩目的金融市场和资本项目是可以交换的,今年也有望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据悉,除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对外开放金融平台外,市场期待的沪伦通也在稳步推进,与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已进入议事日程。
在以往召开的全国金融实务会议上,管理层对扩大金融开放、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提出了确定的要求,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
杨成长委员表示,目前我国在货币互换方面已经迈出稳步步伐,预计未来开放趋势将继续加大。 但是,与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相比,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必须比较慎重。 他建议通过在自贸试验区的先期试验,以复制成熟经验的方法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在自贸港继续探索金融开放创新。
/ S2/]即使打开门也不会忘记风险[/s2/]
金融开放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竞争,迫使金融机构进行积极的变革,加快跨境业务配置。 与以往不同,此次金融开放不再建立在对外资的简单诉求上,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更值得关注。 对此,金融业准备好了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表示,在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金融机构在推进人民币跨境录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为推动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牢牢把握金融监管的尺度, 他说,监管部门要制定监管规定,夯实风险防范制度的壁垒,并采取有力措施化解风险。 ‘ 即使天鹅飞过,‘ 犀牛会飞出来。
据悉,中国金融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周期性、机构性和体制性。 例如,在上一次经济金融扩张期之后进入的清算期、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循环不畅、市场主体行为异化等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散的背景下,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重叠的结果。
开放不等于放松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副总裁易纲表示,放松或取消外资股权比例限制,实际上是减少了对外资机构的差别待遇,体现了对内外资的同一观点,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 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的配套监管机制,我国监管部门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金融开放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是相辅相成的,要防范和化解金融开放可能出现的风险,从根本上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一强做了如下发言。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顾阳周琳陈果静)
本文:《“经济日报:金融扩大开放吹响“集结号””》
免责声明:风暴分类目录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